
認識汗斑
花斑癬俗稱汗斑 , 現在則稱為「花斑糠疹」,
由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質層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病。
顏色可能為粉紅色、褐色,或是白色 ,
斑或斑塊上常有許多細粉狀的脫屑。
好發於胸部,背部,上臂,腋下,有時也波及面部。

汗斑的5種發生原因
高溫、濕度大、多汗再加上衣服封閉
紫外線照射導致生成汗斑
皮膚受到紫外線強烈照射時,表皮層會製造黑色素來保護被曬肌膚,就會出現色斑。當皮膚的新陳代謝受阻,或紫外線的傷害過大,黑色素就不能及時全部排出體外,就會引起汗斑。
具有陽性家族史,屬於多基因遺傳
這種遺傳性的汗斑,可以在進入夏季時多做預防,勤換洗衣物,多多洗澡。
免疫功能受損或營養不良狀態時
如糖尿病、Cushing病、孕婦營養不良、多汗症、魚鱗病、腎上腺切除術、口服避孕藥或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等患者。
長期服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的人
如可以停用,或選擇更換藥物治療即好轉。

汗斑的預防及治療
預防:
身體應保持乾燥,經常保持肌膚乾爽,洗完澡後擦乾身體,可再用爽身粉來保持乾燥。
流汗時要隨時把汗擦乾,避免過多的活動,以減少出汗。運動應穿排汗衫,攜帶乾淨的毛巾及替換衣物,儘快將汗擦乾,換上乾淨的衣服,以減少出汗。

治療:
口服抗黴菌藥、外用抗黴菌藥約兩週到四週左右,通常黴菌就已經清除;但皮膚上面的色素不均,卻會持續存在,需等到皮膚自然更新、新皮取代舊皮以後,這些皮膚色塊,才會逐漸淡化。
在治療後,更重要的昰改善生活環境,別讓身體長時間處在汗濕、悶熱的情況下,才能真正告別汗斑。
汗斑與白糠疹、白斑的區別
白糠疹
白糠疹屬皮膚小發炎,發炎過後新長的皮膚,會跟旁邊沒有發炎的皮膚有色差,所以看起來白白的。
白糠疹容易自愈,平時擦一點無香味的保濕乳霜,做好防曬,或出門前擦防曬乳液,大太陽底下記得戴帽子,通常過了冬天,就恢復了。 若發炎厲害、有合併脫屑、或會癢的患者,可以擦一些外用的藥膏。
要區分白糠疹或是汗斑,有時候肉眼不容易分辨,皮膚科醫師會輔助顯微鏡檢查,來確診。
白斑
皮膚病中最難治療的,就是白斑;大部分的白斑是自體免疫的疾病,白血球去攻擊黑色素細胞,造成色素脫失,變成白斑;少部分白斑是外來傷害造成黑色素細胞死掉,而導致。
白斑的治療需多管齊下,外用藥、口服藥、照光、甚至表皮移植,都是有效的治療方法,只是白斑很難痊癒,通常都需要數年的治療。
白斑的患者,也常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的疾病像是甲狀腺疾病、類風溼性關節炎、貧血、圓禿等等,初次診斷的白斑,大多需要做一系列檢查,早期發現可能併生的疾病,一起治療。

汗斑的中醫治療用藥
本病的治療以外用藥為主,分享兩個中藥外用的治療方法:
- 紫草、苦參、大黃、黃柏、荊芥各30g,藿香20g,煎水外洗患處,每日一劑,早晚各一次
- 密陀僧、海螵蛸各20g,硫磺、川椒、蛇床子各15g,枯礬10g,以上藥物共研細末備用,用生薑片蘸藥粉外擦患處,每日兩次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health/n5xqlrg.html
提示: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澡、換洗衣物,保持皮膚清潔乾燥,愈後應將貼身衣物清洗消毒暴曬,防止復發
斑斑結語
懷疑自己得到「汗斑」時,不建議自行去藥局買藥膏擦。
因為如果買到含類固醇的藥膏,一開始類固醇的抗發炎和止癢效果,確實會使汗斑獲得短暫的改善,令患者誤以為有效。
但類固醇也因為有抑制免疫的作用,導致塗抹處反而變成黴菌的溫床,助長黴菌擴散,使得病情比擦藥前還嚴重。
因此,若有疑似的狀況,還是建議到診所或醫院門診,讓專業的皮膚科醫師確診,如此患者才能獲得適當的治療。 段落
如果你喜歡魚兒的文章分享 , 也請留言回應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