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的切身經驗,因為殘留的牙根發炎而造成頭頸部蜂窩性組織炎,幸虧馬上治療才緩解症狀,而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引發的狀況,就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吧!

蜂窩性組織炎是什麼?
蜂窩性組織炎是指皮膚的正常屏障出現漏洞,導致細菌進入皮膚底下的組織,造成紅、腫、熱、痛的反應,有時會伴隨著水泡的產生,這樣就算是蜂窩性組織炎。
蜂窩性組織炎的誘發原因:
1.外傷引起:
皮膚有開放性的傷口或手術者及拔牙後。
2.不健康的皮膚屏障
皮膚狀況容易脫皮、過度乾燥、香港腳、足癬患部傷口處,這些狀況也可能讓細菌長進去。
3.外來的感染源:
被昆蟲、動物咬傷,接觸淡水或海水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鮮,或是被異物割到時,也會帶入外來病菌。


4.抵抗力低者:
細細在免疫能力較低的人身上,如糖尿病、肝功能受損者、愛滋病患者,以及長期使用免疫制劑、類固醇及老年人的人,被感染的機會就相對提高。
罹患癌症者,術後因淋巴切除,使局部免疫力降低,容易導致鏈球菌感染。
5.慢性疾病者:
如罹患肝硬化、癌症、心衰竭、腎衰竭導致下肢易水腫。
6.糖尿病患者:
由於傷口本身不易癒合及體內糖份過高,適合細菌生長,傷口產生也因此容易形成蜂窩性組織炎,以足部感染風險最高。
而長期未控制好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,也會逐漸導致血管受損,血液循環變差,特別是在肢體末梢。
7.肥胖或體型壯碩者:
一般來說血液循環也較差,對病菌抵抗力較薄弱,傷口患部容易受鏈球菌及葡萄球菌侵襲,屬於高危險群。
8.下肢循環不良者:
下肢因循環不良容易發生如靜脈曲張、淋巴切除者、水腫或皮膚炎。
9.衛生習慣不好的人
感染深度的差距處理:
深度僅在皮膚淺層者
只會導致輕微的紅腫痛,需多注意觀察患部情況是否有擴大及發燒,須立刻就醫以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投藥。
感染到皮膚深部組織甚至筋膜層及淋巴及血管時

此時患部已有大量細菌繁殖,容易導致壞死性筋膜炎(necrotizing fasciitis), 細菌流竄全身即引發敗血症(Sepsis),嚴重時會休克甚至死亡, 需緊急治療評估傷口引流或清創手術,否則有截肢的風險。

正確患部護理:
以大量生理食鹽水或蒸餾水局部冰敷,減輕疼痛。
醫生投以抗生素治療,一般須治療7至10天,必要時以手術清除壞死性組織。
治療並控制潛在疾病,預防發生感染。
小心觀察患部皮膚之紅腫及溫度還有疼痛情形的改變。如疼痛可給予醫囑止痛藥。
應多臥床休息並抬高患部以減輕腫脹,促進靜脈回流。
蜂窩性組織炎的飲食禁忌:
忌酒類及辛辣動火食物
忌食香燥食物 如油炸、炒燴、熏烤食品
不宜多吃糖, 因血糖過高時, 可促使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化膿菌生長繁殖加快,易引起瘡癤多發
注意皮膚與衣被的清潔。 預防再次感染。
蜂窩小結語:
請隨時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。
綁腿勿過緊以免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。
感染的傷口,不論有多微小,都要注意避免傷口感染現象發生。依醫生指示換藥,勿任意塗抹草藥偏方。
保持正常生活作息及習慣,避免熬夜及酗酒等不良習慣,以免降低身體免疫力。
不明原因發燒者,需注意是否有感染現象。
在不抵觸其它病症原則下,維持飲食均衡補充足夠營養素。
多喝水多補充高蛋白及維生素C,及新鮮水果以增加抵抗力。
避免接觸污染的環境,如腳踩髒水。
喜歡魚兒的分享也請按讚並留言給我喔